不少人有过这样的体验:白天咳嗽还能勉强忍受,甚至偶尔才咳几声,可一到晚上躺下,咳嗽就像被按下了“放大键”,不仅频率变高,咳起来还更剧烈,有时甚至会咳到睡不着、喘不上气。明明都是咳嗽,为什么白天和晚上的差距这么大?其实,这不是咳嗽“故意”折腾人,而是身体在夜间的生理变化,悄悄给咳嗽“加了码”。
第一个关键原因,是体位变化让分泌物“跑位” 。我们的呼吸道(气管、支气管)里,时刻会分泌少量黏液来黏附灰尘、细菌等异物,白天站立或坐着时,这些分泌物会顺着重力往下流,沉积在气管下段,对呼吸道的刺激比较弱,所以咳嗽不明显。但到了晚上躺下,身体变成水平姿势,呼吸道里的分泌物会“反流”到气管上段甚至咽喉部,就像有东西“卡”在喉咙口,大脑会接收到“异物刺激”的信号,进而引发更频繁的咳嗽,目的是把这些分泌物排出去。比如很多人躺下后会觉得“喉咙痒、有痰咳不净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第二个原因,是夜间呼吸道“更敏感” 。白天我们的注意力被工作、生活分散,对咳嗽的“感知度”会降低;而到了晚上,周围环境安静,注意力集中在身体感受上,哪怕是轻微的呼吸道刺激,也会被放大成“强烈的咳嗽信号”。更重要的是,夜间人体的迷走神经会变得更兴奋——迷走神经就像呼吸道的“调节开关”,它兴奋时会让气管、支气管的平滑肌收缩,导致气道变窄,同时让黏液分泌增多,双重作用下,咳嗽自然会更剧烈。比如哮喘患者常在夜间发作,也和迷走神经兴奋导致气道痉挛有关。
第三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,是过敏或环境刺激“趁虚而入” 。晚上睡觉时,我们会长时间待在密闭的卧室里,如果床上有尘螨、皮屑,或者枕套很久没换,这些过敏原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,刺激黏膜引发过敏反应,加重咳嗽;另外,冬天开空调、暖气时,空气干燥会让呼吸道黏膜变得干燥脆弱,失去保护作用,轻微刺激就会引发剧烈咳嗽;还有些人习惯张口呼吸,冷空气直接进入喉咙,也会让咳嗽“雪上加霜”。
最后一个原因,和胃食管反流“悄悄捣乱”有关。很多人不知道,胃里的胃酸也可能导致咳嗽——晚上躺下时,胃的位置变低,胃酸容易向上反流到食管,甚至反流到咽喉部(医学上叫“胃食管反流病”),胃酸的酸性物质会刺激咽喉和气管黏膜,引发“反流性咳嗽”。这种咳嗽的特点是,躺下后咳得更厉害,有时还会伴随“烧心、反酸”的感觉,尤其在吃太饱、喝了酒之后更明显,却常常被当成“普通感冒咳嗽”忽略。
其实,晚上咳嗽加重不是“绝症”,针对性调整就能缓解:比如睡前1小时别吃东西,避免胃酸反流;卧室勤通风、勤换枕套,减少尘螨和干燥刺激;躺下时稍微垫高上半身(用2-3个枕头),减少分泌物反流和胃酸反流。如果咳嗽持续超过1周,或者伴随发烧、胸痛、痰中带血等症状,一定要及时就医,排除肺炎、支气管炎等疾病——毕竟,找到咳嗽的根源,才能真正让夜晚“不咳”,睡个安稳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