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气渐暖,夜宵大排档又红火起来,喝啤酒、撸串成为一些人休闲的标配,此时消化道问题也进入高发期。医生提醒,观察排气情况,有助于帮我们及时了解肠胃乃至全身的健康状况。中医所讲的“矢气”,即排气,俗称放屁,这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,也是不可忽略的健康“观测站”。中医认为,矢气为脾之镜。脾主运化,具有消化、吸收和传输营养物质的功能,同时通过排气的方式将浊气排出体外。另外脾气主升,胃气主降,如果升降失和,则影响矢气的正常排放。如果不排气或少排气,并伴有如腹痛、腹胀、便秘、肠鸣音亢进或消失等症状,需警惕可能为肠梗阻。如果还伴有剧烈的肠绞痛,应尽快就医。进食速度过快或边吃边说话,大量气体可随吞咽进入消化道,导致排气过多。有些食物摄入较多可能增加排气:比如土豆、红薯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,一些谷物、豆类、十字花科的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品。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长,经过细菌的分解发酵会使得排气增多。患有急性肠胃炎、慢性胃炎、胰腺炎、胆囊炎、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,消化液分泌异常,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减弱,食物停留肠道时间过长,会导致排气增多。小贴士:如果排气次数异常增多,并且频繁发作,应引起重视,必要时去医院就诊。焦虑情绪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,导致胀气、消化不良、排气过多。如果排气频繁出现臭鱼味或血腥味,要引起高度重视,有可能是肠道感染、肠道肿瘤等疾病导致。肠道被细菌感染,肠道黏膜被破坏,坏死的肠黏膜会释放强烈的臭气,导致排气有腐臭味。肠道肿瘤的患者,肠道出现出血,会导致排气有血腥味。洋葱、大蒜、韭菜等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,白萝卜等具有理气作用的食物,肉类等蛋白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等,如果进食较多都可能导致排气味道变重。食物残渣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,导致发酵腐败,让排气臭味增加。排气也有虚实寒热之分。实屁多热、热屁多实;寒屁多虚,虚屁多寒。一般热屁实屁比较臭,虚屁寒屁不臭或气味较小。这种排气响声较大,气味臭,排气时肛门有灼热感,同时会伴有小便黄赤、口渴喜凉饮、舌质较红、舌苔黄腻等症状。多因湿热之邪集中在肠道,或者过食辛辣食物导致的。做法:土茯苓、枳壳适量,洗净后稍浸泡,脊骨洗净焯水。砂锅中加水煮沸后,放入所有材料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,食盐调味即可。当饮食停滞,会出现排气无声无息或声音小、气味臭的情况,多因肠胃积热、消化功能失调导致。常伴有腹胀、口干口苦、厌食、便秘等症状。干山楂、炒麦芽、橘红适量,用开水冲泡后饮用,有消食、健脾开胃的作用。肝气不舒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。排气的特点是非常响,气味不大,常伴有腹胀、心烦易怒、两胁胀痛等症状。代茶饮:适量绿萼梅、玫瑰花,用开水冲泡后饮用,有疏肝理气的作用。具体调养方法,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,进行辨证治疗。
来源:文章来源人民网科普,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。
声明: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谨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