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*24小时服务热线:
0371-86185222
14 浏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,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。为了让孩子们远离手足口病,健康快乐地成长,我们特别整理了这份健康防护指南,希望能为各位家长提供帮助。
什么是手足口病?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,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,尤其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感。

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
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,一般情况下7—10天后可痊愈。
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
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、鼻咽分泌物、唾液,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、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。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。
如何预防手足口病?
1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
2
避免接触患病儿童
3
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
4
及时接种疫苗
5
增强免疫力

患儿居家治疗或隔离时注意哪些事项?
健康的孩子居家隔离治疗,直至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,在此期间患儿尽量避免外出,更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,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。对患儿用过的餐具、玩具等进行消毒。
家长如何配合托幼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控?
家长应按照托幼机构要求,如实告知幼儿健康状况。若幼儿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相关症状,应居家休息,不要坚持入园,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,并将诊断情况告知幼儿园。
若幼儿得了手足口病,需要在症状消失后一周,持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返园。

手足口病可防可治,重在预防。家长们要牢记上述防控知识,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