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儿童干眼症,信号藏在这些 “小动作” 里
儿童干眼症的症状与成年人有所不同,不会出现明显的 “眼睛干涩、异物感” 等清晰表述,更多是通过行为表现传递信号。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以下情况,需警惕干眼症的可能:
- 频繁眨眼:这是最典型的信号。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加快眨眼频率,有时甚至会出现 “挤眼”“眨一下停几秒再眨” 的规律,试图通过眨眼分泌更多泪液滋润眼球;、
- 反复揉眼:无论是清醒时还是刚睡醒,孩子总喜欢用手背或手指揉眼睛,有时会揉到眼睛发红,却仍说 “眼睛不舒服”;
- 其他异常表现:比如看东西时不自觉眯眼、歪头,遇到强光会下意识闭眼,偶尔抱怨 “眼睛痒”“眼睛里有东西”,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轻微的视力波动,比如看远处物体时短暂模糊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症状容易与结膜炎、抽动症等疾病混淆。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表现,建议先观察是否伴随眼睛发红、分泌物增多(结膜炎典型症状),或是否有耸肩、清嗓子等其他部位的异常动作(抽动症可能表现),若单纯眼部不适且持续超过 1 周,应及时到眼科排查干眼症。
二、为什么孩子会得干眼症?3 大诱因需警惕
儿童的泪液分泌系统本应比成年人更活跃,泪液蒸发量也相对较低,为何还会出现干眼症?其实,现代生活中的多种因素,正在悄悄破坏孩子眼部的 “泪液平衡”:
1. 电子设备使用过度,“屏幕依赖” 偷走泪液
这是儿童干眼症最主要的诱因。当孩子盯着手机、平板、电视等电子屏幕时,眨眼频率会大幅降低 —— 正常情况下,人每分钟眨眼 15-20 次,而看屏幕时可能减少到 5-8 次。眨眼次数减少,会导致泪液无法及时均匀地覆盖在眼球表面,原本形成的 “泪膜”(保护眼球的一层薄膜)容易破裂,泪液蒸发速度加快,进而引发眼睛干涩、异物感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孩子看屏幕时习惯近距离观看(比如距离平板不足 30 厘米),眼睛需要持续聚焦,睫状肌紧张的同时,也会进一步减少眨眼动作,形成 “越看越干、越干越想揉” 的恶性循环。
2. 环境因素影响,泪液 “悄悄蒸发”
干燥的环境会加速泪液蒸发,比如冬季长时间开空调、暖气,夏季频繁使用空调,都会导致室内空气湿度降低(正常适宜湿度为 40%-60%,低于 30% 时泪液蒸发会明显加快);此外,长期处于烟雾环境(如家长吸烟)、风沙较多的户外,或长时间待在有粉尘的室内(如未及时清洁的毛绒玩具、地毯),也会刺激眼球表面,破坏泪膜稳定性,诱发干眼症。
3. 不良用眼习惯,加重眼部负担
除了看屏幕,一些不良用眼习惯也会增加干眼症风险:比如孩子喜欢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、画画,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(如连续 1 小时以上玩拼图、写作业),眼睛持续处于疲劳状态,会影响泪液的质量和分泌;还有部分孩子有揉眼睛的坏习惯,即使没有不适也会频繁揉眼,容易损伤眼球表面的上皮细胞,破坏泪膜,进而导致泪液分泌异常。
三、预防儿童干眼症,家长可以这样做
儿童干眼症并非 “不治之症”,早期干预和预防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,保护孩子的眼部健康。家长可以从以下 5 个方面入手,为孩子打造 “护眼屏障”:
1. 控制电子设备使用,给眼睛 “放放假”
严格限制孩子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:3-6 岁儿童每天不超过 30 分钟,7-12 岁儿童每天不超过 1 小时,且每次连续使用不超过 20 分钟,遵循 “20-20-20” 原则 —— 每使用屏幕 20 分钟,抬头看 20 英尺(约 6 米)外的物体 20 秒,让眼睛得到放松,促进眨眼动作恢复正常。
同时,调整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:屏幕亮度与室内光线保持一致(避免屏幕过亮或过暗),屏幕中心略低于孩子的视线水平(减少眼球暴露面积,降低泪液蒸发),保持 30-50 厘米的观看距离。
2. 改善室内环境,保持空气 “湿润”
注意调节室内湿度,尤其是在使用空调、暖气的季节,可放置加湿器(每天清洁,避免细菌滋生),将湿度维持在 40%-60%;定期开窗通风,避免室内空气过于污浊;如果家长吸烟,务必到室外吸烟,避免孩子吸入二手烟刺激眼睛;风沙天气减少户外活动,若需外出,可给孩子佩戴防风护目镜。
3. 培养良好用眼习惯,减少眼部负担
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用眼作息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:比如每看书、写作业 30 分钟,休息 5-10 分钟,通过远眺、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睛;保证充足的睡眠(3-6 岁每天 10-12 小时,7-12 岁每天 9-10 小时),睡眠不足会影响泪液分泌和质量;提醒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,若眼睛发痒,可先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拭,或用生理盐水冲洗,避免损伤眼球表面。
4. 调整饮食结构,给眼睛 “补营养”
鼓励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 A、Omega-3 脂肪酸的食物,这些营养素对维持眼部健康、促进泪液分泌有帮助:比如胡萝卜、南瓜、菠菜、西兰花(富含维生素 A),深海鱼(如三文鱼、鳕鱼,富含 Omega-3),鸡蛋、牛奶等(富含优质蛋白,有助于眼球组织修复)。同时,提醒孩子多喝水,保持身体水分充足,也能间接促进泪液分泌。
5. 定期检查视力,早发现早干预
建议从孩子 3 岁开始,每年进行 1 次全面的眼科检查,不仅能监测视力发育情况,还能及时发现泪液分泌异常、眼表损伤等问题。如果孩子已经出现频繁眨眼、揉眼等症状,不要自行购买眼药水给孩子使用(部分成人眼药水含防腐剂,可能刺激儿童眼表)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,通过泪液分泌试验、泪膜破裂时间等检查,明确是否为干眼症,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(如使用儿童专用人工泪液、进行眼部热敷等)。
四、别让 “小忽视” 变成 “大问题”
儿童的眼球正处于发育关键期,泪液平衡被破坏不仅会导致当下的眼部不适,长期发展还可能影响角膜健康,甚至对视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。很多家长觉得 “孩子眨眼睛是小事,过段时间就好了”,却不知这种 “拖延” 可能会让干眼症从 “暂时性” 变成 “慢性”,增加治疗难度。
其实,预防和应对儿童干眼症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能重视孩子的眼部信号,及时调整生活习惯,做好日常防护。记住:孩子的 “小眼睛” 需要细心呵护,别让干眼症成为影响他们视力健康的 “隐形障碍”。